我用了一个卡通高喊“冲到图书馆读一百本书”作为微信头像,以此明志,激励自己多读书。不过说来惭愧,使用这个头像数年,我并没有统计过每年到底阅读了多少本书,读了哪些书深受启发。我认为回顾、反思和总结是必要的。因此,以这篇文章盘点一下今年的阅读绩效,对所读所思进行一番梳理。

我主要研究上海外国总商会与近代中外贸易制度的关系问题。中西之间在经济、外交、文化层面的互动交流、历史变迁,其中的商人及组织、海关制度职能的演进、条约体系的实践、口岸城市的发展等议题,都是我研究关怀所在。因此,我的年度书单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向。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沿海沿江通商口岸。位于沿海沿江交汇点的上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长江流域及其联通的内地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外国列强对华扩张的主要方向。轮船是主要的手段和工具。

《大船航向——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1860-1937)》,【美】罗安妮著,王果、高领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威廉姆斯学院历史学讲座教授罗安妮(Anne Reinhardt)的《大船航向——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1860-1937)》关注的正是外国轮船如何在条约体系支配中西关系的情境下,将海外、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联通成网,条约体系又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演变的。该书英文本Navigating Semi-Colonialism: Shipping, Sovereign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China于2018年由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基于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与以往聚焦于航运公司的企业史、经济史,以及探讨航运和国家关系的研究不同,本书英文标题中的“Semi-colonialism”(半殖民主义)贯穿全书,是作者对中国轮船航运体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和理论思考。她认为这一概念“既涵盖了中国经历的特殊性,又有兼容其余殖民环境的可比性,还能代入19世纪后半叶以来欧洲帝国的全球崛起过程。”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讨论《天津条约》从实施到清朝灭亡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体系是如何在中西各方之间的冲突、妥协、博弈、合作过程中建立的。第一章着力论述政府层面的互动:清政府力图遏制外国航运的增长和列强迫使清朝让与更多的航运特权。第二、第三章探讨了怡和轮船公司、太古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组成的“三公司”班轮公会的建立和运作,呈现商业层面的互动。作者指出,航运体系作为条约体系的具体实践,其建立和发展呈现出“合作”是条约体系的中心。第四章指出轮船作为“新型社会空间”在运营和履行过程中表现出种族和阶级特权的等级差异。这解释了轮船航运为何在20世纪引起民族主义者的回应和批评,串联起该书的一、二部分。

第二部分探讨中华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轮船航运体系与主权、民族主义的关系。第五章论述了半殖民秩序在清朝政权灭亡后发生的变动和民族主义的发端,解释了商船对于民族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第六章对国家威权尝试延伸至航运领域和改变不平等的条约体系的过程展开讨论。最后一章聚焦于轮船的社会空间,讲述其在民族主义的浪潮中的转型过程。作者在各章节最后,都会对比和分析中国和印度的情况,阐释她对“半殖民主义”的解读,即一方面强调中国经验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注意它与殖民主义的各方面的关联性,揭示其与殖民大背景和更广泛的全球进程之间的联系。

总体而言,《大船航向》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爬梳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轮船航运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以此为抓手,探讨欧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历史,反思欧洲的全球扩张进程。这对航运史研究、条约制度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帝国史研究、全球史研究都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英国在轮船航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在长江流域的关系较别国较深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是英国以外的欧美和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江流域中扮演何种角色?他们与英国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在本书中被“英国中心”的叙述所掩盖。

《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862-1937)》,李少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少军的新著《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862-1937)》,则力图在“长江流域是英国在华势力范围逐渐被固化为常识”的研究背景下,考察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扩张的历程。全书共42万余字,分为七章正文。绪言简短有力地说明了该书研究旨趣——追溯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八一三事变后长江流域在中日战争中成为主要战场的历史根源。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拓展和深化近代日本侵华史研究,另一方面,对近代长江流域中列强关系格局作进一步把握。

本书各章节围绕19世纪6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清末民初、五四运动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展开。作者运用大量日文档案文献资料,结合各类已刊中文资料,对近代日本在“开国”和明治维新背景下前往长江流域的谋求经济利益、利用条约扩张势力,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至日俄战争前后进行军事调查和扩张、再到中国民众反日浪潮的兴起、发展与日本对反日浪潮的应对、与英美列强抗衡,进而到中日战争的爆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这为深入、全面理解近代中外关系史、中日关系史提供了扎实、厚重的史实基础。

美中不足的是,该书没有结语,以进一步提炼作者在详细爬梳长江流域中日交往史事细节的基础上,对日本侵华史或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思考,以便读者和后学反思学习。

鸦片战争以前,长江流域便与大运河和沿海共同构成中国水运系统的主干。行走在这些水域中的船民及其从事的木帆船航运业,承担着物流人通的工作,织就中国的市场网络。在罗威廉的《汉口:一座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在木帆船航运基础上的市场活力。但是,随着近代外国轮船航运业的壮大发展,传统木帆船航运业如何应对和转型?我想这是全面认识近代的中外贸易不可绕过的重要问题。

《江河行地:近代长江中游的船民与木帆船航运业》,陈瑶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瑶的新著《江河行地:近代长江中游的船民与木帆船航运业》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案例分析。该书由商务印书馆“日新文库”出版,这一系列主要推出近年各学科中青年新锐的创新著作。该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研究对象之新。以往对于中国航运史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轮船及有关重要人物。该书对清代至1949年间长江中游区域的木帆船航运业和以此为生的船民群体进行深入考察,论述船民的生计模式、生活方式、社会性质、行业组织等具体情况。第二是研究理路的创新,通过探讨流动的船民及其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的动态互动关系,将木船航运业带回经济史、制度史、社会史等多重维度脉络之中,据此考察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第三是史料文献的创新。复原木船航运业及从业群体的生存、生活情态,难度在于文献材料的稀见和分散。作者通过对大量账簿、族谱、碑刻、水路歌等民间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爬梳,结合政府档案、商业调查、报刊书籍等,不仅对清至民国时期的木帆船与船民规模和数量进行整体的估算,还对清代船户的管理制度、商运模式和社会组织进行了细致扎实的描绘,为我们复原了近代长江中游民船航运业的整体图景和具体运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九章。上篇对近代长江中游的木帆船航运业自清初至民国的发展、延续和转型。第一章综合运用各类商业调查报告,评估长江中游木帆船的运力和船民的数量,为我们提供了海关统计数据之外,有关中外贸易的数据分析。第二章分析了清代河运中的船行、船帮和商业规范。第三、第四章分别透过湖南湘乡县、湘潭的具体个案,呈现清代长江中游船户的社会组织形态,和这些船户在近代技术和市场形态急速变化背景下的因应。第五、第六章探讨民船和船户对民国时期制度调整、市场变化、组织转型时的具体应对。下篇基于船民留下的史料出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包括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知识传播三个方面。

《汕头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与进程(1860-1949)》,欧阳琳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当我们将目光从长江流域转移至华南水域,汕头作为一个“海通”已久的城市,其发展变化也深受条约体系和轮船航运的影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欧阳琳浩在今年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汕头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与进程(1860-1949)》,对汕头在1860年至1949年的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进行深入的考察。作者综合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构建专题HGIS数据库,广泛搜集并整理、整合各种类型的地图、档案、报刊书籍、档案文献,从多个层面追溯城市空间的变迁,考察街区、路网的形成,并从中分析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城市空间改造的机缘和机制。”

除去绪论和结语,全书共四章,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探讨了汕头扇形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机制。1860年汕头开埠通商是中英《天津条约》的产物。为了适应新的贸易体系和轮船航运业的发展,来华通商的洋人、潮海关、会馆和本地商人等组织或个人,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和可操作的机制“填海造地”,争夺港口和土地资源。这对汕头扇形城市空间轮廓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民国时期的城市改造和空间格局演变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第二、三章)考察1921年汕头市政厅建立后,如何通过管理道路和建筑、颁布章程例规、与“民间参与”发生互动,对汕头城市空间进行生产和改造。通过对城市改造规划中商业中心的改造的具体考察,揭示城市空间的新变化和背后的机制。第三部分(第四章)聚焦至在城市空间中活动的商人群体,考察他们在土地开发、商业分布、房地产投资等方面的活动如何影响城市空间发展和布局。作者还将汕头城市空间的发展历史与更加宏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勾连起来,包括对汕头与韩江流域腹地之间的关系,外部金融、人群和商业网络对汕头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思考。作者通过对汕头城市物质空间历史变迁的考察,再现空间塑造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于我们理解人与空间、人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切入点。

《中国海关史研究文集》,戴一峰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4年。

近代中国海关作为条约的主要执行者、对外贸易的管理者,在近代中外贸易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有关资料的挖掘、研究队伍的壮大,海关史研究领域焕发出缤纷的光彩和欣欣向荣的态势。近年,优秀的海关史研究新作不断。在今年出版的相关著作中,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戴一峰的《中国海关史研究文集》对我启发很大。该书是戴一峰教授的研究论文、访谈、书评的合集,分为六个部分:研究综述和方法论、海关的组织和制度、关税制度的变迁、海关与财政关系、海关档案评价与利用、书评序言以及附录——中国海关史研究论著目录。该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把握海关史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了解该领域的现状与可能,查找可以利用的档案资料提供了最新指南。

本年读到深受启发的书还有许多,但时间和篇幅有限,只能停笔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