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远山,题图来自:AI 生成
最近,想必大家都有感受到,上海在 2024 年年末大刀阔斧的 " 动作 " 可不少。
一条又一条轨交线的启用,一座又一座全新高铁站的开通,更不用说还有多个在建中的重大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中。
据官方统计,2024 年计划安排投资金额和项目总数,都维持在近年来的高位。
图源:上海发布
不禁让人直呼,这个超级大城的 " 基建狂魔基因 " 似乎又回来了。
在如此超大规模的建设强度和力度下,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上海更多板块正在迎来自己发展的新机遇。
一
全市多个高铁站升级密集开通。
近期开通的一共有四个高铁站,包括松江站、练塘站、升级后的上海南站,还有莘庄站。
资料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首先就是最近风头正盛的松江站,这个被称为上海第三大的高铁站,也是沪苏湖高铁沿线体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新建车站,于 12 月 26 日正式开通。被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是原松江南站的老站房,北区则是新建站房,建筑面积约 6 万平方米,扩建后一共拥有 9 台 23 线的庞大规模。
不仅将新老站房和综合服务中心,创造性地融为一体,而且串联起了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及沪昆铁路等多条重要干线,可以实现对长三角 80% 以上城市的快速通达。开通后刚好赶上接下来的春运高峰期,预计年均客流规模超过 2000 万人次。
同日,青浦区唯一的高铁站练塘站,也同步建成启用,宣告青浦进入 " 高铁时代 "。
第三个就是刚升级好的上海南站。历经近 6 个月的改造,终于在 2024 年 12 月 28 日开启试运行。
等到 1 月 5 日全国铁路调图后,将迎来首批高铁入站,就此正式升级为高铁站。
要知道此前上海南站客流量和能级一直上不去,很大原因就是没通高铁。这次升级后,运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既可以接入沪苏湖高铁,还会分流部分虹桥站的高铁班次。预计日均客流达到 5 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 40%。
当然,大家对规划中的 " 南站支线 " 方案更感兴趣。如果能和机场联络线打通,从三林南站一站直通上海南站。那未来,南站和浦东的连接将更加紧密,达到 1+1>2 的效果。
还有期待已久的莘庄站,最新的开通时间预计为 1 月 5 日。等到启用后,上海南联络线、金山线、地铁和公交车都将在此实现无缝衔接。乘客还可通过综合体上盖平台,直接换乘地铁 1 号线和 5 号线。该站能够帮助莘庄站实现极大升级,从普通的轨交站点,一步步变成集合多种交通方式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除了这四个已经或将要开通的车站。上海目前还有三大高铁站在建,分别是上海东站、宝山站和崇明站。
资料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同样各个都是来头不小。
上海东站属于是绝对的 " 巨无霸 ",规划的站房总规模达到 15 台 30 线,仅次于虹桥站。目标 2035 年到发客流量 6000 万人,2040 年到发客流量再提升至 8000 万人。
宝山站则被称为 " 上海北部交通枢纽 "。不仅是沿江高铁沪渝蓉高铁的始发站(终点站),还是沪通铁路二期的重要站点。
而崇明站,作为整个崇明岛的第一座火车站,也有望在 22 号线地铁开通之前通车。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虹桥站加上东西南北四大火车站,还有崇明站、金山站、五大新城枢纽。
上海各大枢纽站区位示意图,图源:上海局融媒体
等到建成后,全市的空铁联运枢纽才能算真正打通。
二
上海轨交总里程逼近 900 公里。
视线再转向最近热闹的几条轨交。随着 2024 年年末地铁 17 号线西延伸和机场联络线的陆续开通,上海轨交运营总里程数在停滞三年后,终于有了显著增长,离 900 公里大关仅有一步之遥。
再度超越北京,重回全国甚至是世界榜首。
近 7 年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含磁悬浮,不含金山铁路)规模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关于 17 号线西延伸和机场联络线,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都做过详细解读。前者打通了巨头华为在青浦的轨交通勤,后者也将给沿线的多个板块带来变化。
而从在建数据来看,上海的建设速度也并未放缓,还在继续突飞猛进。
除去已经开通的这两条,2024 年官方公示的还有足足 15 条线路,正在火热开工建设中,总里程更是超过 200 公里。
图源《2024 年上海重大工程建设计划》
包括被称为 " 上海史上最贵地铁 " 的 19 号线,工程总投资就接近 939 亿,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高达 20 亿。也是继 1 号线后,又一条上海南北走向的超级大动脉。
这条地铁到底有多霸气呢?可以说是造到哪里,就大手笔拆到哪里。
规划的凉城路站甚至诞生了上海首个 2000 年后的拆迁小区,就是位于北外滩的虹宸易居商品房。
据业主反映,小区里单套房源的拆迁款超过 1500 万,截至 10 月 22 日签约率已达到 75.20%。
与此同时,还有多条备受关注的区域线,像嘉闵线、示范区线还有南汇支线等。
据目前进度来看,2025 年有望建成四条轨交,分别是 2 号线西延伸、13 号线西延伸、18 号线二期,还有临港的南汇支线。
资料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等到这四条线路都建成后,上海总的里程数将达到 950 公里,向 "1000 公里轨交 " 新时代发起冲击。
当然,上海要打造的可不只有又多又长的地铁网络,而是计划到 2035 年,在地铁、城际铁路和高铁三大方面,都能完成 "1000 公里 " 的建设目标,打造成一个完整而紧密的轨道交通网络。
综合现有的高铁站和轨交规划来看,宝山区、闵行的莘庄,还有临港新城、青浦、松江、嘉定这几大新城,以及崇明区,都有望在这轮基建中实现突破。
三
为什么上海要集中发力基建?
不得不感叹,上海这几年的轨交基建进度在不断加快,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纪录。
也难怪有人说," 能超越上海的,永远只有上海 "。
完善全市综合交通网络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同时,也给市民进一步缓解通勤压力,并为拉动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事实上,上海每年交通重大工程的投资规模,都占到全市项目的半壁江山,堪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 2022 年为例,据市交通委介绍,上海重大交通工程的计划投资额为 796.33 亿元,占到全市重大工程投资额的近四成。
在这样的努力下,上海率先在 2023 年底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破万亿元大关,并于 2024 年再创新高,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了 6.7%。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
其次就是为了推动我们最近常提到的长三角一体化,目标让中心城市彼此之间能实现 1 到 1.5 小时的客运服务,做到交通的日常化、快速化、公交化。
图源长三角最新发展规划
2024 年 6 月,上海大都市圈的总体规划浮出水面,这也是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从 "1+8" 再度扩容到了 "1+13"。
以上海为圆心、90 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 13 个周边城市。
以环线高铁和上海第三机场为代表,便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基建基础。
而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这些项目,上海在顶层制度支持方面也在发力。
2023 年底印发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 — 2026 年)》,又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完善全市的重大工程推进协调机制。
四
对于坚定选择上海的我们来说,这些地铁、市域铁路还有高铁站的基建工程,都和日常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
大家都希望能拥有更方便的轨交、更远的可达距离,还有更短的通勤时间。
而对上海这个世界级的超大城市来说,人才争夺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更多的人口自然需要更为庞大的城市基建去支撑。
持续发力的基建工程,本身也代表了这座城市对未来的预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