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谷歌CEO皮猜宣布,最新的量子计算机芯片Willow震撼问世。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10⁵年才能完成的计算,谷歌量子芯片只需5分钟。10⁵年,10亿亿亿年,排列成数字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这个数字超出了物理学已知的时间尺度,远远大于宇宙的年龄。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还有一条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新闻,跃入世人视线。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者,共同在国际权威杂志《PNAS》刊发论文:《中国长江下游上山遗址发现距今一万年的稻米酒证据》。
2024年的年底,稻米酒和量子芯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却在时间的长河奇妙相衔,不明觉厉。
“上山遗址”研究团队浙江浦江县考古发掘现场,采集了12件代表不同用途的陶器残片,对陶器的内表面及残留物进行了微体化石提取与分析,发现了东亚最早稻米酒酿造新证据,揭示了一万年前“上山遗址”稻米、酿酒与人类早期农业文明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在稻米驯化早期阶段,上山人群采用了广泛的生计策略,并使用陶器,特别是利用小口罐酿造稻米酒。
“上山遗址”发现的第一粒稻谷,图片资料
这些年来,考古地下发掘的实证发现,经常颠覆人们原有的认知。20年前,在河南舞阳距今9000年的“贾湖遗址”,考古学家不仅发现了贾湖骨笛,还发现了陶片上残留的酒石酸。据此推断,9000年前的贾湖,已经出现发酵的酒精类饮料。当年这条消息轰动一时。
在浙江浦江“上山文化”考古遗址,不仅发掘出了一万年前完整的炭化稻米遗存,这次“rice beer”考古证据的最新发现,又把华夏大地上的美酒渊源前推。以此为滥觞,米酒已有万年的漫长历史。
稻米与酒的相逢,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天地造化。在上山考古遗址发掘中,稻米和酒,陶片上的神秘刻线,夹碳红衣彩陶罐,粗放的线条勾勒出了华夏先民最初的文明场景。从此,透过时间的轴线,一缕酒香,弥漫在华夏大地的历史时空之中。
“上山遗址”出土的红衣彩陶罐,图片资料
人类与“微醺植物”的奇妙相遇,一直是世界早期文明叙述深刻而富有趣味的一章。加拿大学者森舸澜在其《我们为什么爱喝酒》书中,以乙醇分子结构图,严谨地演示了乙醇的代谢途径,及其与普遍存在于亚洲东亚“亚洲人脸红”基因的密切关联,并不无幽默地推测:这一现象似乎与水稻农业的出现和传播有关,可能表明它是对突然出现的米酒的反应。
对古埃及人啤酒起源的猜测,也让人脑洞大开。有人说,或许就是无意中浸泡过发酵大麦面包的水。“啤酒先于面包”观点更是认为,“各式各样的酒精不仅仅是农业发明的副产品,更是发明农业的动机——驱动最初的农民的:是对啤酒而不是对面包的渴望。”
在米酒的故乡中国,集谷物酿酒于大成,承袭着稻作文明的悠久历史。这些散落在华夏土地上的琼浆玉液,恰似满天星斗,星光灿烂。从师法自然到因循农事节气,美酒佳酿是“天工开物”的独特风物,也是礼与情的精神共鸣。
谷香氤氲。中国酒的酿造法则,核心就是“曲”和“蒸”。“千宗万派,不二法门”。用曲酿酒,是中国人的巧夺天工。我国“南稻北粟”的早期农业格局,构成了黄酒南北两脉。“越酒行天下”,绍兴黄酒自是南酒象征。山东即墨黍米黄酒,尽显北酒风流。
闽浙赣山水相连的一方水土,从黄酒家族派生出一枝独秀,就是红曲酒。用红曲霉发酵作用制成的红色稻米,颜色鲜红,又称“丹曲”。红曲酒是地道的中国红酒,别开生面,自带流量,不可小觑。
万物皆可蒸。“凡九谷及果品药材等物,可和酿者,即可和糯蒸烧。”自元代开始,蒸馏酒在华夏渐成气候。经过无数代匠工潜精积思,将蒸馏法引入谷物酿造,经由稻米转化,造就了白酒江湖中风格迥异的米香、豉香、特香三大流派,把稻米酿酒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在万年的物种进化中,稻米衍生出的独特品种,成就了一方山水独有的佳酿。贵州黔南州惠水县出产黑糯米,这种自然变异的水稻品种,属于有色稻米。用黑糯米酿造的黑糯米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酒体紫红,独树一帜。就像人们熟知的绿茶,因为基因变异,茶树叶片色变,孕育了独具风味的浙江安吉白茶、德清黄芽一样。
时光的浪潮起起落落,美酒依旧慰藉着这方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父老乡亲。“上山遗址”所在地浙江的浦江县,稻米和酒的故事仍在赓续。
每年农历八九月白露时节,清晨河塘塘面水气遇冷结成薄雾,当地人叫作塘雾。农人们知道,塘雾起时,当地有名的“泼露清酒”,也到了酿造的最佳时节。
“泼露清酒”传统酿制工艺别具一格。每天清晨时分,当地妇女小心翼翼地用精心备置的土布,将稻田谷穗叶上滴滴晶莹的露珠引入水罐,积蓄起来,用于酿造米酒。当年酿出的酒卤拌以酒糟,和前一年装坛的酒卤酒糟,一起倒入酒坛,用荷叶泥盖头封口,入窖继续发酵。一年后再与新酿的酒卤酒糟装坛封口发酵。如此这般,方成佳酿。
浦江的“泼露清酒”,清雍正年间的《浙江通志》已有记载:“酒曲以诸花及稻苗露为之,名花露香。”古代先民观察天相地候,界定四季时辰。这些生动而微的光阴流淌,蕴藏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也为美酒烙下时间印记。
岁末年初,适宜于回顾与展望。稻米和酒,牵引人们的目光回溯万年,人类文明的曙光温情脉脉;量子算力加上AI,“亿点点”的震撼,不仅让人们思考,人类文明的无尽未来,究竟会是怎样?
(感谢考古文献纪录片《万年上山》总导演史鲁杭提供图片)
发表评论